“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颠覆性技术快速迭代升级,一些新业态新领域准入规则还不明确,准入管理过严、准入环境待优化等问题凸显,亟需完善相关准入制度,有序放宽准入限制,更好地促进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国新办8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布会上表示。
《意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前期市场准入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及时上升为制度安排,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李春临表示,《意见》对如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作出了明确的政策安排,其中包括很多亮点举措:
首先,在优化准入管理方式方面,《意见》明确在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计算、信息安全、智慧轨道交通、现代种业等10个新业态新领域,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环境实施方案,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管理不能套用传统的以行政审批为主的管理模式,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标准、场景为牵引,推动形成更具柔性和韧性的准入管理机制,要按照“标准引领、场景开放、市场推动、产业聚焦、体系升级”原则路径,进一步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准入方式。
其次,在优化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方面,《意见》提出要“用好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平台”,畅通产业体系、创新资源、资本要素、应用场景、制度政策等,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意见》还要求实施前沿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市场准入环境建设行动,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加快构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准入政策体系,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
最后,在优化创新资源协同方面,《意见》重点选取了电子信息、计算科学、深海、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现代种业等领域,明确要推动重点企业、研究机构等创新单元和有关地方建立相关领域前沿科研协同模式,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推动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便捷高效应用。这对强化前沿领域战略性布局、增强配置全球先进优质生产要素能力、引领新业态新领域规则标准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春临表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新的改革任务,有关部门将按照《意见》要求,抓好贯彻落实,以市场准入改革,切实推动新业态新领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