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10-30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机器人皮肤”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日本本田公司,开发出一种智能、可拉伸且高度灵敏的新型柔性传感器,该传感器触感柔软,就像人类的皮肤一样,这有助于使人机互动更安全、更逼真,为机器人和假肢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大门。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科学报告》上。
10-30
超导体控制磁体自旋波首次实现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物理学家首次证明,可使用超导体控制和操纵芯片上的自旋波。最新研究不仅能让物理学家更好地理解磁体和超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未来也有望被用于研制高能效电子产品。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杂志。
10-30
最高分辨率单光子超导相机问世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团队制造了一款包含40万像素的超导相机,分辨率是其他同类设备的400倍。26日发表在《自然》杂志的此项成果,未来将可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及天文观测等领域。
10-30
中国科学院发现迈进30K温区的首个元素超导体
元素超导既益于超导机制研究又方便应用加工,寻找高超导温度(Tc)的元素超导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潜在应用前景。2022年靳常青团队实验发现钛(Ti)元素在高压呈现26 K的超导转变(Nature Commun. 13, 5411(2022)),刷新了此前保持近20年的元素超导温度记录。
10-30
筑梦“天宫”,航天科技四院打造“生命之塔”
在神舟十七号飞船发射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承担了被誉为航天员“生命之塔”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统的全部动力装置、“神舟”飞船的全套结构密封系统等产品的研制生产任务,分别应用于火箭和飞船系统,全程为空间站建设护航。
10-30
科学家发明皮摩尔级小型荧光光谱仪
利用紫外激发产生特征荧光的原理,用于测试微量物质的含量与成分,是当前最灵敏的痕量检测方法之一,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
10-30
北大研究团队发现“一细胞,两递质,两视觉功能”的神经机制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定量生物学中心、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罗冬根研究员团队发现“一细胞,两递质,两视觉功能”的神经机制。
10-30
自适应神经连接光子处理器问世
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牛津大学联合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所谓的基于事件的架构,该架构使用光子处理器,通过光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与大脑类似,这使得神经网络内的连接不断适应成为可能。这种可变的连接是学习过程的基础。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
58
59
60
61
62
63
64
...
96
97
下一页
尾页
共
97
页
771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