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12-20
大连化物所等开发出用于电池荷电状态跨域预测的新型深度学习框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忠伟、副研究员毛治宇团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冯江涛,在电池健康管理领域取得进展。该团队开发了新型的基于无监督域自适应的电池荷电状态(SOC)跨域预测框架,解决了传统方法对域间差异和目标数据标签的依赖,为电池实时SOC预估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实现电池SOC的精准跨域评估。
12-20
兰州化物所发展出具有光固化3D打印成形能力的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是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高分子材料。通常,传统的聚氨酯弹性体加工方法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且模具制造复杂、成本高。当前,光固化3D打印技术具有快速成形、高精度和复杂结构制造能力,因而成为制造聚氨酯弹性体的理想方法。
12-20
科学家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桌面式搜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新华和副教授江敏等在轴子暗物质探测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轴子窗口”内开展了轴子暗物质的直接搜寻实验,将国际上的探测界限提升了至少50倍。
11-01
国家纳米中心等开发出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采样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施兴华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高华健团队,开发了基于强化学习的增强采样方法——Adaptive CVgen,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蛋白质折叠和富勒烯(C60)合成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Adaptive CVgen: Leverag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Advanced Sampling in Protein Folding and Chemical Reactions为题,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11-01
上海天文台等利用瓦级皮秒激光器实现高精度空间碎片观测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紫金山天文台联合改造德令哈青海观测站1.2米望远镜,利用瓦级的皮秒激光器实现了对空间碎片的高精度激光测距。空间碎片目标测量最远距离为1620.5 km,雷达散射截面积为2.41㎡,测距精度达到10.64 cm。该团队实现了单套激光器系统既可开展合作目标卫星厘米级高精度测距又可实现高精度空间碎片观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上。
11-01
生态中心创建资源回收型电化学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团队在电化学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方面取得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Recovering nutrients and unblocking the cake layer of an electrochemical 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11-01
大连化物所实现微液滴化学脱氯制氯乙烯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研究员王峰与副研究员贾秀全团队在微液滴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微液滴的起电-放电现象,开发出水相电化学选择性脱氯策略,并将二氯乙烷转化为聚合物单体氯乙烯。
11-01
上海微系统所等开发出高通量超柔性味觉神经界面 助力患者重建味觉功能
味觉是最重要的生理感觉之一,能够帮助人类鉴别食物的营养价值与潜在毒性,从而选择合适的食物以满足能量与营养需求,并避免摄入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味觉对人类的生存与进化至关重要。舌癌是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舌癌病灶直接侵犯舌头的味觉感受区域,而放化疗等治疗方式可能损伤口腔组织。
首页
上一页
1
2
...
10
11
12
13
14
15
16
...
97
98
下一页
尾页
共
98
页
777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