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2-21
科学家发现热核爆炸超新星晚期的尘埃形成与演化现象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对Ia-CSM类超新星SN2018evt晚期的光学与中红外多波段观测信号开展了研究,通过分析超新星爆炸后几年内的中红外测光数据,见证了热核爆炸超新星晚期的尘埃形成与演化现象。
02-21
物理所提出“时空同步”固体电解质界面构建策略
基于中性水系电解液的水系锂离子电池,因固有的高安全性、环境友好性、易于制造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水分子极为有限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以及在超出窗口后负极界面处严重的析氢反应(HER),限制了高压水系电池的发展,进而限制了水系电池的能量密度。
02-21
大连化物所利用大连光源发现首例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袁开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实验团队,联合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傅碧娜、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东辉理论团队,在分子光化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大连光源发现了二氧化硫分子高激发态的漫游反应通道。
02-21
沈阳自动化所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性研究获进展
深海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的探测开发是世界矿产资源勘察开发的热点。在深海资源探测方面,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具有检测速度快、无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实时原位、可应用于液体中等优点。然而,在深海高压水环境下,光谱信号较难被激发,LIBS探测的灵敏度受到影响。
02-21
上海光机所在空气中产生稳定大能量白光激光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针对高重频飞秒激光气体成丝自抖动问题,提出了提升高重频飞秒光丝及超连续谱(SC)白光光源指向稳定性的方法,抑制了空气光丝诱导产生超连续谱白光激光的强度和光束指向抖动。
02-21
大连化物所等开发出耐低温微型超级电容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联合大连交通大学教授王韶旭团队,在低温高压水系/有机混合电解液开发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开发出具有宽电化学稳定窗口、耐低温、低成本的混合电解液,构筑出耐低温高性能微型超级电容器。
02-06
国家纳米中心等提出筛选抗菌纳米材料的集成方案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兴发课题组等在纳米毒理化学的理论设计方向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抗菌纳米药物反向筛选的计算与实验集成方案》(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Framework for Inverse Screening of Candidate Antibacterial Nanomedicine)为题,发表在ACS Nano上。该成果在课题组提出的催化信号转导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集成了科学计算与3D打印技术的方案,实现了在材
02-06
科学家发展出新型光功能有机分子笼
在光激发下调节电子给体和受体之间的电荷转移性质有望为开发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提供创新机遇。例如,促进光诱导的电荷分离并抑制电荷复合将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效率。其中具有精准结构的有机分子可进行精确结构功能化和基于溶液的表征,因此在理解和调控电荷转移性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在分子水平上,引入巧妙排列的给体和受体基团的新设计是优化电荷转移过程的有效方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
41
42
43
44
45
46
47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共
102
页
813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