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10-31
近代物理所在铁铬基合金氧化膜的微观结构演化研究中获进展
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等铁铬基合金是以超临界水冷堆、铅冷快堆为代表的先进核能系统的候选材料。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是决定先进核能关键系统部件能否安全服役的重要因素之一,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微观特性决定其抗腐蚀性能。
10-31
物理所揭示弗洛凯非阿贝尔拓扑绝缘体及多重体边对应
在过去近二十年,拓扑物相里备受理论和实验学家的关注,成为凝聚态物理和量子模拟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体系的对称性和维度,拓扑绝缘体可分为十个Atland-Zirnbauer类。系统的拓扑不变量由阿贝尔群元Z或Z2给出。
10-31
上海药物所等研发出ABPP-CoDEL技术用于发现靶向酪氨酸的苗头化合物
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陆晓杰团队和谭敏佳团队,联合复旦大学药学院周璐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发表了题为ABPP-CoDEL: Activity-Based Proteome Profiling-Guided Discovery of Tyrosine-Targeting Covalent Inhibitors from DNA-Encoded Libraries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开发了结合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Activ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
10-25
深圳先进院等开发出超灵敏光学等离子体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慧团队,在《纳米光子学》(Nanophotonics)上,发表了题为Ultrasensitive label-free miRNA-21 detection based on MXene-enhanced plasmonic lateral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的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MXene材料增强的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技术,用于实时、无标记、超灵敏的miRNA检测。
10-25
高有序度自支撑柔性热电材料及器件研究获进展
热电器件可基于热电效应对“热能”和“电能”双向转换,进而实现简单快速的热能回收和主动热管理,因而备受关注。针对功能快速拓展、功率不断提高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亟需利用柔性微型热电器件对其产生的热能进行有效回收与控制。然而,受限于柔性热电材料相较于块体材料的性能劣势和高精度微型器件集成的技术难度,目前柔性微型热电器件的研制是这一领域的重要挑战。
10-25
大连化物所提出氧化物气氛诱导迁移合成高效加氢催化剂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研究员刘岳峰等,联合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星辰、意大利墨西拿大学教授Gabriele Centi等,在利用气氛诱导调控催化剂表面结构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具有强氧化物载体相互作用(Surface oxide-support interaction,SOSI)与传统强金属载体相互作用(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MSI)竞争策略
10-25
摩擦起电功能材料研究获进展
界面的摩擦起电性质与所处环境相关。通常高湿度的大气会加速摩擦起电过程中静电荷的传输和耗散,限制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等器件在能源收集与自供电传感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此外,环境湿度对界面摩擦电荷的产生、传输和静电积累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如何通过材料选择与设计实现高湿环境下器件的高性能输出与稳定运行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0-25
微电子所在新型纳米环栅CMOS工艺与器件技术方面获进展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持续演进,堆叠纳米片环栅场效应晶体管(Stacked Nanosheets GAA FET)在3纳米以下节点将替代传统鳍型晶体管(FinFET),进一步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然而,面对大规模制造的需求,GAA晶体管技术需突破N型与P型器件工作电流(Ion)严重失配和阈值电压(Vth)调控困难等挑战。这对纳米片沟道材料和高κ金属栅材料提出了更多的技术创新要求。因此,针对GAA晶体管进行器件结构创新,已成为未来逻辑器件工艺研究的重要方向。
首页
上一页
1
2
...
56
57
58
59
60
61
62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共
102
页
813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