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2-23
农业资源中心讲述人类氮输入唤醒关键带深层沉睡古碳的故事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巨大。位于地表以下数米的深层关键带中的有机碳大部分源于数千年前动植物残体,与表层有机碳相比,其化学结构更趋惰性且大部分与矿物结合被物理保护。
02-23
福建物构所等在廉价过渡金属催化环状炔丙酯新反应模式开发方面获进展
铜催化环状炔丙基碳酸酯的反应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已知的反应模式大都包含一步亲核取代的过程。根据这个特点,科研人员可以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反应得到多样性的产物(图1)。然而,与之相对的,开发基于铜催化的环状炔丙基碳酸酯的新的反应模式仍颇具挑战性。
02-22
研究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格局
随着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国森林在过去几十年间起到碳汇功能,对区域和全球碳平衡贡献显著。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的固碳能力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满足我国森林碳汇的科学管理以及应对我国“双碳”目标的科学评估,亟需摸清我国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02-22
东北地理所等在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土壤固碳潜力。如何提取土壤活性与稳定性碳组分用以定量表征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是土壤固碳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当前,提取土壤有机碳活性及稳定性组分的方法多样,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手段,导致结果难以比较,同时存在耗时长、成本高及操作步骤繁琐等缺点,亟需一种高效、可信度高且应用广泛的测定方法。
02-22
合肥研究院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李兆乾等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在水系锌盐电解液中引入1,4-二氧六环(DX)分子建立锌晶体(002)面择优取向生长机制,有效抑制了锌枝晶生长,提升了电池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Nano上。
02-21
宁波材料所在超疏水Janus薄膜实现可持续高效热管理方面获进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威胁公众健康和作物生长的强冷空气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例如,典型寒潮不仅会使人冻伤,而且会严重推迟作物的发芽和播种,或对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造成损失。目前采用多种加热器件来提高温度造成大量化石燃料及电力能源的消耗。因此,开发环保、低耗能、可再生的高效采暖技术有望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
02-21
力学所发动机非平衡效应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在高马赫数飞行条件下,气流密度的降低和滞止温度的升高会激发分子振动模态、离解和电离等热/化学非平衡现象,气体中热物理和化学过程复杂度急剧增加。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多采用机身与发动机一体化设计,因此来流的非平衡效应直接影响燃烧性能,进而决定发动机的推力性能。
02-21
合肥研究院在可穿戴水凝胶贴片及体液中尿素视觉监测方面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蒋长龙团队在可穿戴水凝胶贴片及体液中尿素视觉监测方面取得进展,通过在三维多孔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中嵌入上转换光学探针,设计制备了一种可穿戴传感贴片,并将该贴片与智能手机的颜色识别器结合,实现了对尿素的现场快速定量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nalytical Chemistry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
86
87
88
89
90
91
92
...
97
98
下一页
尾页
共
98
页
777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