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2-24
上海有机所在动态动力学不对称酮加成反应研究中获进展
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属性。发展手性分子的高效精准合成方法,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新药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含两个连续手性中心的叔醇广泛存在于药物和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分子中,其高效高立体选择性构建是化学合成领域颇具挑战性的研究前沿。
02-24
紫金山天文台等在下一代亚毫米波望远镜天线相位自适应稳定系统研究中取得进展
面向下一代高精度亚毫米波望远镜天线的建设需求,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文望远镜技术实验室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在相位自适应稳定系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近日,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上。
02-24
大连化物所等发现全氟醚羧酸暴露的毒性效应和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国旺团队与烟台大学药学院教授王建设团队合作,在全氟醚羧酸(PFECA)毒性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发现了全氟-3,5,7,9,11-五氧十二烷酸(PFO5DoDA)通过糖皮质激素抑制效应导致肝脏稳态紊乱的机制。
02-23
昆明植物所在附生植物的景天酸代谢多组学研究中获进展
附生植物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服务功能的形成与维持特别是养分贮存和水分保持具有重要作用。附生植物存在C3和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CAM)等光合类型,其中CAM是植物高效利用水分的策略之一。
02-23
农业资源中心讲述人类氮输入唤醒关键带深层沉睡古碳的故事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稳定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巨大。位于地表以下数米的深层关键带中的有机碳大部分源于数千年前动植物残体,与表层有机碳相比,其化学结构更趋惰性且大部分与矿物结合被物理保护。
02-23
福建物构所等在廉价过渡金属催化环状炔丙酯新反应模式开发方面获进展
铜催化环状炔丙基碳酸酯的反应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已知的反应模式大都包含一步亲核取代的过程。根据这个特点,科研人员可以设计出多种不同的反应得到多样性的产物(图1)。然而,与之相对的,开发基于铜催化的环状炔丙基碳酸酯的新的反应模式仍颇具挑战性。
02-22
研究利用微波和光学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时空变化格局
随着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我国森林在过去几十年间起到碳汇功能,对区域和全球碳平衡贡献显著。在全球变化背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的固碳能力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满足我国森林碳汇的科学管理以及应对我国“双碳”目标的科学评估,亟需摸清我国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02-22
东北地理所等在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土壤固碳潜力。如何提取土壤活性与稳定性碳组分用以定量表征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是土壤固碳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当前,提取土壤有机碳活性及稳定性组分的方法多样,包括物理、化学及生物手段,导致结果难以比较,同时存在耗时长、成本高及操作步骤繁琐等缺点,亟需一种高效、可信度高且应用广泛的测定方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
90
91
92
93
94
95
96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共
102
页
813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