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8-28
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异质集成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研究取得进展
光子回路的异质集成解决方案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材料平台的优势。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蔡艳、欧欣团队合作,通过“万能离子刀”剥离转移技术在六英寸图形化SiN晶圆上集成了高质量的铌酸锂薄膜
08-28
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相干合束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大能量的少周期飞秒激光在强场物理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相干合束技术是提升该类激光能量直接且高效的方案之一,而少周期飞秒脉冲具有独特的时域特性,其相干合束的效率和稳定性易受到束间CEP差异与时间同步抖动的干扰。因此,对这两个因素的测量和控制是进行稳定高效相干合束的关键。
08-28
手性双核铜不对称催化研究取得进展
铜催化的不对称炔丙基取代反应是构建手性炔丙基骨架的重要工具,但通过炔丙基取代-环化反应构建环状手性季碳中心仍有待探索。
08-06
科研人员开发出锰掺杂无镉量子点实现高效水合电子生成及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在量子点超快光物理与光化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开发了锰掺杂的硒化锌(ZnSe)量子点,用于驱动水合电子的高效生成,并将其应用于有机光催化反应中。
08-06
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实现百万赫兹重复频率电子束流贯通
7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研究员杨学明和研究员张未卿带领的联合研发团队,首次成功实现了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下简称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百万赫兹重复频率电子束流的稳定贯通实验。
08-06
研究实现全氟碳微液滴中软X射线触发纳米级相变的原位观测
全氟碳化合物因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应用价值显著。其中,低沸点全氟碳(PFCs)微液滴在生理条件下稳定,可在能量刺激下实现液滴-气泡快速相变,不仅为肿瘤靶向超声成像与药物递送提供新思路,也是研究微尺度相变的理想模型体系。
08-06
科研人员研发出接头蛋白STING配体荧光探针
免疫治疗是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环状鸟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cGAS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在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cGAS与双链DNA分子结合后被激活合成2'3'-cGAMP,随后2'3'-cGAMP作为信使代谢物结合并激活位于内质网的接头蛋白STING。
08-06
超快电子显微镜助力超快结构动力学及近场研究
超快电子显微镜(UEM)凭借亚纳米-亚皮秒的时空分辨能力,成为非平衡态结构动力学及超快科学的重要研究手段。由于电子探针对结构变化和电场相位高度敏感,UEM在超快激光诱导层状材料的动态结构演化和近场研究中具有优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共
102
页
813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