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9-01
半导体所等在高功率、低噪声量子点DFB单模激光器研究中获进展
分布反馈(DFB)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动态单模等特性,是高速光通信、大规模光子集成、激光雷达和微波光子学等应用的核心光源。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呈现爆发态势,亟需高算力、高集成、低功耗的光计算芯片作为物理支撑,对核心光源的温度稳定性、高温工作特性、光反馈稳定性、单模质量、体积成本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09-01
上海高研院在餐厨垃圾高温厌氧消化产甲烷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刘莉团队,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餐厨垃圾多组分协同高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强化策略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ta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multicomponent synergistic thermophilic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food waste utilizing kitchen waste or garden waste a
09-01
大连化物所提出离子载体构建自优化锌负极的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研究员杨维慎和副研究员朱凯月团队,在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采用可循环的动态MOF纳米片作为锌离子的运输载体,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持续诱导Zn(002)生成,使得锌负极表面呈现出有利的(002)晶面取向,并有效地抑制了枝晶和副产物的生成,实现了对称电池稳定循环超过6900小时。
09-01
化学所有机连续波激光研究取得进展
激光在光子芯片、激光显示、车载雷达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有机材料具有分子多样性、能级丰富性、异质相容性、易加工性等优点,在高性能、多功能激光器构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望进一步革新激光技术与应用。目前,有机激光器依赖大尺寸脉冲泵浦源,不利于功能器件集成,限制了有机激光的应用范围。因此,发展有机连续波激光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而有机连续波激光材料是这一领域的关键。
09-01
大连化物所发展出铜催化非活化烯烃/炔烃的不对称氢胺化羰基化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催化羰基化研究组研究员吴小锋团队,在不饱和键的羰基化反应方面取得新进展,发展了一种不对称铜催化的非活化烯烃/炔烃的氢胺化羰基化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烷基酰胺类化合物。
09-01
物理所揭示相干声子驱动的谷间散射和拉比振荡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因能带具有多谷结构,赋予了电子谷自由度,因而成为研究多体相互作用的理想平台。作为退谷极化的主要机制,自由电子或束缚激子的谷间散射过程,对剖析激发态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和谷电子器件的设计和实现至关重要。目前,对谷间散射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多基于热平衡态或准平衡态。而超短激光脉冲可驱动晶格和电子远离平衡状态,体系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和基本机制尚不明确。
09-01
自动化所研发出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带领的类脑认知智能团队,打造出全脉冲神经网络的类脑认知智能引擎(Brain-inspired Cognitive Intelligence Engine,简称为BrainCog,中文名为“智脉”),并进行全面开源开放,为探索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类脑智能研究提供基础性支撑,助力自然智能的计算本质探索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atterns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
08-25
国家纳米中心提出纳米材料医学功能预测的理论模型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高兴发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团队,通过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与迭代,在纳米生物效应的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系统的突破性进展。8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实现纳米材料医学功能筛选的催化信号转导理论》(Catalytic Signal Transduction Theory Enabled Virtual Screening of Nanomaterials for Medical Functions)在线发表在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
62
63
64
65
66
67
68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共
102
页
813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