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7-24
快质子俘获过程天体反应率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合作者,在天体X-射线暴重要反应26P(p,γ)27S热核反应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07-24
声致压电材料及超声-压电动力学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压电材料产生电荷直接作用于介质或促进活性氧(ROS)的产生,从而实现超声触发的新型肿瘤治疗。声动力学治疗(SDT)是利用低强度超声和声敏化剂产生抗肿瘤效应的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时空可控性和非侵入性,在肿瘤治疗领域备受关注。对于压电声敏化剂来说,产生高的压电电压以克服带隙势垒直接产生电荷仍是挑战。
07-24
广州地化所提出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数据标准化新方法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是目前不断发展的古温度代用指标,在地球科学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分析测试方面,要获得准确可靠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组成(如Δ47值),通常需要使用合适的标准物质进行数据标定。
07-24
上海技物所红外感存算器件研究获进展
7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胡伟达、苗金水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基于离子-电子耦合效应的感存算一体神经形态光电器件,通过模拟人类视觉感知方式,解决红外感知系统分立式架构带来的高延迟和高功耗问题,为大规模硬件集成以及神经形态视觉应用提供了可能。
07-24
物理所揭示永磁薄膜材料中拓扑增强的室温大反常能斯特效应
07-17
中国科学家创制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
激光是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发明之一,60多年来,13项诺贝尔奖与激光技术密切相关。非线性光学晶体可用来对激光波长进行变频,从而扩展激光器的可调谐范围。近期,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了一种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全波段相位匹配晶体,为整个透光范围内实现双折射相位匹配提供了新思路。
07-17
上海微系统所等实现六方氮化硼纳米带的带隙调控
六方氮化硼(hBN)是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六角网状晶格结构的宽禁带半导体,其大带隙和绝缘性质使其成为极佳的介质衬底材料,同时限制了其在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器件中更广泛的应用。与hBN片层不同,hBN纳米带(BNNR)可以通过引入空间和静电势的约束表现出可变的带隙。计算预测,横向电场可以使BNNRs带隙变窄,甚至导致其出现绝缘体-金属转变。然而,如何通过实验在BNNR上引入较高的横向电场颇具挑战性。
07-17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国内首套深海质谱仪并成功海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制出国内首台深海质谱仪,并完成多次海试。相关研究成果以《用于深海气体原位检测的水下质谱仪的研制与应用》为题,发表在《中国分析化学》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
64
65
66
67
68
69
70
...
98
99
下一页
尾页
共
99
页
786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