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3-10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已超过26.7%,逐渐逼近理论极限,而效率快速发展离不开表界面的缺陷钝化特别是低维钙钛矿钝化。在2D钙钛矿钝化过程中,阳离子在热的作用下易迁移渗透到3D钙钛矿内部甚至转化为1D相,导致器件不稳定。目前,使用大体积阳离子形成低维钙钛矿钝化层的背后机制以及不同维度钙钛矿之间的转化过程尚不明确。
03-10
有机自旋电子器件磁响应信号调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向南团队在有机自旋电子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基于电光补偿策略,实现了室温下有机自旋电子学器件磁响应信号的宽范围调控以及器件的多功能性应用。相关研究成果以Room-Temperature Organic Spintronic Devices with Wide Range Magnetocurrent Tuning and Multifunctionality via Electro-Optical Compensation Strategy为题,发表在《先进材料
03-10
新型高熵热敏陶瓷材料研发成功
针对航空航天发动机状态监测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高温极端环境下的应用需求,高温热敏传感器需同时具备宽温域稳定性与高灵敏度特性。传统热敏材料在极端温度下易出现性能失稳,而新兴高熵材料通过多元素晶格占据形成的熵稳效应,展现出优异的热/化学稳定性和协同强化机制。
03-10
科学家利用“搭积木”方式构建碳化硅片上异质集成量子光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在集成光量子芯片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采用“搭积木”式混合集成策略,将III-V族半导体量子点光源与CMOS工艺兼容的碳化硅(4H-SiC)光子芯片异质集成,构建出新型混合微环谐振腔。这一结构实现了单光子源的片上局域能量动态调谐,并通过微腔的Purcell效应提升了光子发射效率,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集成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03-10
科研人员开发出具有分级结构的双网络水凝胶 实现高蒸发速率和超耐盐性
高盐废水处理是水污染净化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通常,高盐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氯化钠或其他盐离子。这增加了水处理的复杂性,或对处理设施造成腐蚀或结垢等问题。传统处理方法如反渗透技术,能够有效去除盐分,但处理过程可能遇到膜污染、能耗高和废水回收率低等问题。因此,研究新型材料或技术来提升高盐废水处理效率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03-10
科学家提出金属-碳化钼体系“选择性部分重整”制氢新技术
近年来,生物乙醇因可再生性、高含氢量及良好的储运安全性,成为备受关注的绿色制氢原料。而传统的乙醇-水重整制氢技术存在两大难题。一是该过程通常需在400℃至60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能耗高且难以避免乙醇分子C-C键断裂导致的CO2排放;二是现有催化剂易受到积碳和烧结失活的影响,限制其工业化应用,难以兼顾催化效率和长期稳定性。
03-10
科学家构筑用于压力传感的绿色、超弹多孔新材料
当前,可穿戴电子产品、人机界面、智能检测等领域对响应外部机械刺激并提供实时信息的压力传感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常见的压力传感器为电容式,且结构相对简单,由两个平行导电电极板和中间的弹性介电层组成。其中,弹性介电层所用材料包括聚烯烃、聚氨酯、聚酰胺和聚二甲基硅氧烷泡沫等。这些石化基材料存在原材料不可再生、产品不可生物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可生物降解的绿色、超弹新材料。
03-10
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与张长昆团队在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设计并开发了不对称的芘类多电子转移活性分子材料。这一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子浓度和稳定的中间半醌自由基。研究显示,应用该材料的电池的能量密度达59.6Wh/Lcatholyte,展现出较好的耐高温热稳定性。
首页
上一页
1
2
...
6
7
8
9
10
11
12
...
97
98
下一页
尾页
共
98
页
777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