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2-18
广州地化所揭示微生物对花岗岩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活化和分异的影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发育于富含稀土元素的花岗岩风化壳中。风化过程中稀土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再富集是形成此类矿床至关重要的环节。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认识到,微生物和其他地球化学因素共同控制着风化过程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但具体的微生物效应及作用机制仍未明晰。
02-18
合肥研究院在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孙晓兵团队为满足单角度多波段偏振气溶胶探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多波段强度和偏振信息联合利用的最优化反演算法,相关成果发表在Remote Sensing上。
02-17
过程工程所等开发出脑电信号高质量采集新型水凝胶电极
在人体表面采集高质量脑电信号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白硕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副教授张沕琳团队,开发出兼具导电性、粘附性、抗干扰性的多功能水凝胶电极,可实现高质量无线采集前额脑电信号。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02-17
有机太阳能电池溶液剪切原位研究获进展
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策略之一是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重量轻、溶液加工成本低、可印刷、可制备成柔性器件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02-17
宁波材料所在电解制氢领域取得进展
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主要的绿氢制备方法之一。电解水制氢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半反应,即阴极上的析氢反应(HER)和阳极上的析氧反应(OER)。相比于只有2个电子转移的HER,OER伴随着4个电子的转移,在动力学上较为缓慢,需要高效的析氧电催化剂以降低反应能垒加速OER的进行。
02-16
苏州纳米所在重塑抗氧化和抗炎损伤微环境促进脊髓再生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脊髓损伤(SCI)发生后,因损伤微环境的动态和复杂性,导致受损部位神经存活和组织再生困难。其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形成多个正反馈调节信号网络,在损伤后占主导地位,成为外在神经损伤环境的标志。
02-16
武汉岩土所高浓度二氧化碳诱发混凝土快速碳化研究获进展
世界各地存在大量天然CO2储层。由于天然的泄漏通道,天然储层中的CO2可由地层深度泄漏并富集于浅层地下空间。当在储层地区进行隧道开挖或桩基建设时,工程建设诱发的人为扰动可能造成高浓度CO2由浅层CO2富集空间向外泄漏,并对地下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产生长期高浓度CO2碳化影响。
02-16
工程热物理所在集成先进热管理的零排放太阳能分光谱发电技术研究中获进展
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以清洁的可持续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是最有效措施之一。太阳(6000 K)和太空(3 K)相对地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热源和冷源。针对太阳能,科学家开发出光伏、光热发电等技术。
首页
上一页
1
2
...
92
93
94
95
96
97
98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共
102
页
813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