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资讯
科技服务
走进科技
专题专栏
首页
>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时政要闻
通知公告
科技动态
科技前沿
02-02
兰州化物所工程导向固体超滑研究获新进展
摩擦磨损是运动机械普遍存在的现象。据统计,摩擦消耗1/3的一次能源,磨损导致60%的机械部件失效。构建低摩擦、高稳定、长寿命润滑技术是摩擦科学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02-01
福建物构所在多功能荧光探针研究中取得进展
利用荧光探针监测微环境在细胞成像、疾病诊断、材料缺陷跟踪和高分辨传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2-01
上海有机所等发现催化竞争性2+2及4+2环加成反应的天然酶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文、潘李锋,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化学系Ken. N. Houk实验室合作,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A cyclase that catalyses competing 2+2 and 4+2cycloadditions的研究论文。
02-01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freshwaters的研究论文。
02-01
上海硅酸盐所氟化固态锂金属电池研究获进展
开发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的锂金属电池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传统嵌入反应型电池,锂-氟化铁转换反应型电池在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上具有2-3倍的优势(例如,相比于Li-LiCoO2的350 Wh/kg,Li-FeF3的850 Wh/kg),可以满足下一代移动电源对超长续航能力和便携性的要求。
01-06
精密测量院利用F-19 MRI双模态探针实现肺癌中硝基还原酶的精准活体成像
近日,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研究团队设计构建了一种双模态分子探针氟化硝基Cy7,实现了活体肺癌中硝基还原酶的19F 磁共振和近红外荧光精准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并被遴选为本期的VIP(Very Important Paper)。
01-06
植物所在花瓣复杂着色模式形成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有花植物中,花瓣通常是最靓丽、最引入注目的器官,多样性极为丰富。着色模式是花瓣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在植物的有性生殖甚至物种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花瓣着色模式形成的分子机制和生态学功能对于理解花的多样化和植物与传粉者间的互作关系至关重要。
01-06
上海高研院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有序化膜电极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杨辉团队在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verall design of anode with gradient ordered structure with low iridium loading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为题,发表在Nano Letters上。
首页
上一页
1
2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尾页
共
98
页
777
条数据
友情链接
--国家部委--
国家部委国家部委国家部委
--省级机关--
省级机关
--省属企业--
省属企业
--综合网站--
综合网站